张维为教授是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曾任邓小平的高级翻译、秘书,日内瓦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从《这就是中国》的节目之后,张维为教授走入大众视野,他的一些观点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
他说他去过很多国家,总是能用别的国家的例子去打那些白皮的脸,这个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他去过那么多地方,见过很多事,比那些只会打嘴仗的人高多了。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出真知。中国现在的舆论里评价什么事情,都是先站在西方世界的立场上来说,不知是不是有意识而为,很多人都陷在这个思维怪圈里打架。为什么一出国就爱国呢?
实际上,只有那些看过外面的世界的人,才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外面的世界,国外的月亮并不一定圆,他们也有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我国也有自己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
张维为
在中国,日常与朋友相见时,如问朋友最近在忙什么、去哪儿了等,多含有问候寒暄之义,内容多不具有实质意义。而西方国家人们打招呼如果问朋友去哪儿、在做什么等问题则会有干涉别人隐私的嫌疑。
其多为早安晚安,以及朋友身体健康、天气等情况,具有实质意义。西方人对隐私观念更加重视,有很多方面的话题都属于隐私,不便透露给他人,如婚姻、年龄、宗教信仰等。
当西方人受到表扬的时候,他们总会以很高兴的态度回答一句“谢谢”,以此来表示对自我的理解。
当中国人受到表扬的时候,国人往往都会自贬,从而表现出自我的谦虚与礼貌,在中国的风俗习惯中,最为重要的交际美德是礼貌,这样的礼貌现象与西方国家就有着很大的区别。
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中国人可能就会因为双方风俗习惯的差异认为西方人过于骄傲,而西方人在听到中国人贬低自我的时候,也会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不同民族文化与思维方式的个性以及差异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例如,东方人比较注重民生,但是西方人则更加侧重隐私信息,中西方文化在思维上表现出的差异对各自的语言交际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比较普遍的就是中国人会用“去哪里?”“吃饭了吗?”这种问话模式打招呼,虽然以这类询问方式作为打招呼你吃饭”对东方人来说只是一种客套方式,但是在西方人眼里,这则是一种邀请,所以会问对方时间与地点。
由此可见,语言与思维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跨文化交际牵涉到的文化冲突实际上就是文化差异的结果。西方的思维方式极为重视两点:一个是本体自身不容置疑的先在之存在;另一个是逻辑演绎严密性和排他性的先天性规定。
千百年来的这种思维模式的不断强化,就使得建立在这种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西方文化对其他的文化因素表现出完全排拒的态度,从而形成文化意义上的偏执。也就是说,建立在其思维模式上的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也很难去汲取和包容其他文化的要素。
例如,在今天,“欧洲中心论”“西方文化优秀论”或美国对自己单边主义话语的强势鼓吹,乃至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推向世界,就是认为自己的思维逻辑是“科学”的和严密的,而没有看到这种思维模式自身所固有的封闭性弊端。
换言之,西方世界人们的思维是,不看时代的变化,不顾具体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依然固执地坚持从某种抽象“概念”出发,热衷于逻辑本身的内在推演所得出的结论,这就越来越强化了这种思维方式乃至其文化自身的排他性特征。
也可以说,今天西方的危机,根源上是这种思维方式和由此形成的文化体系自身的危机。这种注重概念本质、逻辑演绎和抽象结论推导的思维方式,还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另一个缺陷性特征,即与社会实践领域的复杂性脱节得非常明显。
在中国,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一直以来以自我贬低的思想作为处世之道,其背后文化便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中国文化的体现,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超于群体利益之上的,反对过分地显露自我表现自我。
曹植《白马篇》中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更是把为国捐躯,说的却似回家一般轻松,这种英雄豪气,每个读书人都能感受到其背后蕴藏的丰富情感。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其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是以崇尚个人为中心,竭力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宣扬个人主义至上。“谦虚”两字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有才能、本事的强者会得到重用,相反,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被无情地淘汰。个体文化特征是西方文化的体现,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是超越于群体利益之上的。此外,中西文化在对某些词语褒贬的理解也有差异。
如:ambition这个词语,美英人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而中国人则称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美国人用Aggressive一词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好斗”“挑衅”。
另外,我国的群体性文化也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在美英国家,已成年子女基本上不会继续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他们必须学会依靠自己去独立生活。
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他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往往他们会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中国人则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美英国家,不计较老少界限,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多以朋友相处。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合家团圆”“四世同堂”,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西方国家则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与本国追求精神不同,西方文化价值对自由、自我更加崇尚。西方国家的人们更擅长独立思考,推崇自我思维,更追求凭借自己理想获得利益,实现价值。
就价值取向来说,中国社会崇尚群体取向,西方社会崇尚个人取向。群体取向就是指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
在工作或学习上与领导或集体保持一致,甘愿做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人们也追求随遇而安,厌恶争强好胜,更重要的是社会风气也必然谴责过于突出的人,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循规蹈矩、安分守己是群体取向的一种延伸表现。
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两面性的,价值取向也不例外。群体取向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个人利益始终服从国家利益,人人讲谦虚,谈合作,相互依赖,提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也使得中国实现了很多跨越性奇迹。
谈到群体取向的消极方面,则表现为人们缺乏创新精神,缺乏个人竞争意识,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民族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原因所在。对于西方人来说,如果个人追求随遇而安,常常会被看作是懒惰、无能的表现。
在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人强调个人意识,追求标新立异,不会依赖别人,放任个性,自由发展。和中国人的群体取向相反,西方人最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和个人竞争意识。
同样,个人取向也存在消极的一方面,过分注重个人利益会影响和他人的人际关系,个人取向的心态也会产生社会群合力不足的问题,对社会发展存在一定影响。不同文化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结构体系。
价值结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际交际原则。对于文化判断的标准,不同地区是不同的,在本体文化中存在于其他文化是合理的,不能错误地认为本民族价值标准具有先进性,而其他文化存在滞后性。
中国人有自己的情怀理想,崇尚无私的奉献精神,更加重视家庭利益和国家利益等集体利益,追求在协调个人与团体关系的同时,与团体保持一致性。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展现出不畏牺牲的精神。休戚与共,国与家从来都是一体,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受到了不向命运屈服,依然保持视死如归的精神。
从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仿佛看到了守边将士,身经百战的豪壮誓言,即使铠甲磨穿,不打败进犯之敌,也誓不返回家乡的场景。
诗人陆游《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他的爱国激情感动、鼓舞着后人。
2019年12月17日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服役,131年后,中国海军的新型战舰开进了英国泰晤士河。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告诉了后世的我们,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如今我们以实际行动来告慰先烈。
还有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他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忠君为国、感天动地的博大情怀的写照。
他从政40年里历官13省,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生死关头,他无所畏惧、挺身而出,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
2008年汶川大地震,空降兵某部15名先遣队员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指挥、无地面标识的条件下,强行空降到四川省茂县地域,为国家部署抗震救灾提供了信息依据,对后续人员物资装备进入灾区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是一次生死未卜的伞降。战士们没有退缩,没有犹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
十三年后再回过头来看,最让人震撼的是新闻报道里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地面传来消息,15名伞兵无一伤亡。
古往今来,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实际上反映了我们曾经的历史。这些文人志士保家卫国捍卫自己的文化,他们的信念之强烈之坚定,背后支撑他们的皆是信仰。
信仰不只在士人心中,也在每个普通人心中。这些士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爆发出来的巨大的能量,即便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也给了后人一丝希望。
寸寸山河寸寸金,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正因为有着这种深厚的家国责任,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大任。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来,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初心,确保我们党的事业在红色基因传承中不断发展壮大,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进。世人应明白,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
张维为说:“曾有人提问,说张老师,你的演讲给人感觉中国人都生活得很幸福,但是现在很多人依然要移民,你能不能劝他们不要移民。”
他面带笑容地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问对人了,我认识的移民的人有很多,但我不做劝阻移民这样的傻事情,我会鼓励他们移民。
为什么张老师会这么说呢?其实,过去30来年,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
你只要对美国这个国家有点常识性的了解,就知道,这个国家是第三、第二、第一世界,多数地方连晚上出去散步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不幸地跌入美国的第三世界,那你的命运很可能是非常凄惨、悲凉的。
美国的基础设施绝大部分都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建的,怎么和中国比?他还讲了一个他身边的真实事件。谁如果有胆量可以去尝试一下在纽瓦克这个镇住一夜,看看晚上敢不敢出去,我住过,确实是很害怕。
他问在纽瓦克医学院做过博士后的朋友,你这医学院到底质量怎么样?他说不错的。我说你哪个专业最好?他说枪伤科。如果你不幸地坠入美国的第三世界,恐怕你的命运比在许多非洲国家好不到哪里去,抢劫、街头火并等可是常有的事,你的最大感受恐怕是失望和恐惧。
连巴黎这个浪漫梦幻的地方最近也是如此,据说现在只有两种华人,一种是被抢劫过的人,另一种是将要被抢的人。
不是说美国什么都不好,美国有些地方做得还是挺不错的,但一些公共知识分子把美国吹得天花乱坠,忽悠中国老百姓就有点可笑了。
现在再到美国你会发现不仅仅是没有安全感,没有微信、没有高铁、没有支付宝、没有共享单车的生活更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要有自信,既要看到美国的优点,也要看到它们的缺点。对于西方国家既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而是要平视,唯有平视才能把自己和对方才能看清楚、准确。
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少年强则国强”,从“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再到“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我们尊重中西文化差异。但我觉得中国文化有它独特的气质。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如今再出国会发现,只有中国这个国家做到了,一部手机就能把全部事情搞定。各种实用需求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非常便利。还有一些城市的地铁、机场、高铁、码头、商业设施堪比纽约、伦敦、巴黎。这就是中国在全方位的崛起。
相信不管走到哪里,中国人的勤劳、向上、崇尚和平的精神会传承延续下去。走的地方越多也就会越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文化。